html模版北京城這條最短的大街 坐擁歷史藝術和人文三座“地標”
2017年6月27日訊,北京城裡不止有“海”,還有“沙灘”。此“沙灘”並非真正的“沙灘”,而是西鄰故宮、景山,東接隆福寺廣場的一條街。DSP擴大機推薦

五四大街 北晚新視覺圖

相傳,這條街的南側原來是禦河,禦河長年沖積形成瞭一片地勢低窪的砂石地面,由此而得名。

如今這地界兒叫“五四大街”,長短約一公裡,幾乎是北京城最短的大街。

大街雖短,卻是北京文化和藝術氣息最濃鬱的地方,囊括瞭歷史、藝術和人文的三座地標。

老北大紅樓

相比西邊兒的故宮、景山,東邊兒的王府井、隆福寺商業街,夾在中間的“五四大街”,在北京看起來平淡無奇。

而在百年前,這裡可是中國思想最前沿、最先鋒的地方。

五四大街,顧名思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不無關系。

北大紅樓 北晚新視覺圖

這條街的29號,有一幢坐北朝南、帶著民國特色的四層紅色小樓叫“北大紅樓”,北京人也管它叫“沙灘紅樓”。

說起北京大學,無人不知它在中國的重要地位,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它可不止未名湖畔一個校舍。

當年,光緒皇帝在維新派推動下,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主張,實行新政,開辦京師大學堂,校址就在原和嘉公主府第。

京師大學堂舊址 張小英/攝

1912年,北京臨時政府改京師大學堂為北京大學,設一院、二院和三院,校舍也在不斷擴大。

但四年後,原屬京師大學堂的分科大學,由於被軍隊占用而無法收回。

校舍不夠用怎麼辦?

時任校長兼工學院院長的胡仁源和預科學長徐崇欽向比利時儀品公司貸款二十萬大洋。

胡仁源親自設計,動工建造瞭具有西洋近代古典風格的教學樓。這座樓由於通體用紅磚砌築,因而得名紅樓。

北大紅樓 北晚新視覺圖

“北大紅樓”是1918年至1952年期間,北京大學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

在這裡,有過太多文化界名人進進出出,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的精神聖殿。

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沈尹默、劉半農……一連串在中國近代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曾在這裡留下身影。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晚新視覺圖

當時的進步刊物《新青年》、《新潮》、《國民》等,也是從紅樓的印刷廠輸送到全國各地的。

歲月流逝,門巷依舊。如今這裡被辟為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保留著老北大的輝煌往昔,與中國近百年的歷史變遷。

中國美汽車4聲道擴大機術館

走出紅樓,往東走一截兒便是北京的另一個文化地標——中國美術館。

和其他畫廊、藝術中心不同的是,中國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頗有意味。

中國美術館 北晚新汽車5.1聲道擴大機視覺圖

它仿古閣樓式的現代建築,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有廊榭圍繞,本身就是一件亦古亦今、中西合璧的藝術品。

始建於1958年,1962年竣工的美術館,由建築大師戴念慈先生主持設計,並由毛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裡寶貝很多,它收藏瞭各類美術作品10萬多件,以建國前後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明末、清代、民國初期藝術傢的傑作。

北京人看澳門攝影展 1995年北京日報 張風/攝

每年,中國美術館都會有幾個大型展覽,還不定期舉辦各種小型的個人展覽。

對於熱愛美術藝術的人來說,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大廳裡徜徉,無疑是最好的精神漫步。

三聯韜奮書店

一座城市,因為有瞭美術館,讓熱愛藝術的人有瞭精神歸宿;而城市裡的書店,則讓愛書之人也有瞭心靈依靠。

美術館東側的三聯韜奮書店,對於很多讀書人來說,是一座靜謐的“精神傢園”。

三聯韜奮書店 北晚新視覺圖

它的前身,是1932年鄒韜奮先生在上海創辦的生活書店,後來它與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在香港合並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6年,北京的三聯韜奮書店在美術館東街開業,按年月來算也是老字號瞭。

20多年時間裡,它於北京的意義,不僅是一傢以人文社科為主的綜合書店,更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藝術交流空間。

季羨林、費孝通、楊振寧、吳祖光、新鳳霞、張允和、黃永玉、王世襄……數不清的文化名人,和三聯韜奮書店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坐在臺階上看書的人 北晚新視覺圖

新書首發式、展覽、簽名售書、學術討論會、音樂茶座、講座沙龍等文化活動,也讓北京的讀者對這裡念念不忘。

不論是白天或是夜晚,走進書店,總有人流連於書架之間,樓梯臺階的兩邊坐滿瞭靜靜讀書的人。

如今,24小時不打烊的三聯韜奮書店,成為點亮北京城的不眠燈火,在喧鬧的街市中堅守寧靜。

夜燈下的讀書人 北晚新視覺圖

短短的五四大街,卻坐擁北京城歷史、藝術和人文的幾座地標。

偷得浮生半日閑,不妨來這裡走一走,追尋北京城耐人尋味的韻味。(杏仁茶)

(原標題:北京城這條最短的大街,坐擁歷史、藝術和人文三座“地標”……)

掃一掃,關註微信公眾號“芝麻匠通訊社”,還有更多精彩在裡面。

來源:微信公眾號 芝麻匠通訊社


2017年6月27日訊,北京城裡不止有“海”,還有“沙灘”。此“沙灘”並非真正的“沙灘”,而是西鄰故宮、景山,東接隆福寺廣場的一條街。

五四大街 北晚新視覺圖

相傳,這條街的南側原來是禦河,禦河長年沖積形成瞭一片ZEST擴大機地勢低窪的砂石地面,由此而得名。

如今這地界兒叫“五四大街”,長短約一公裡,幾乎是北京城最短的大街。

大街雖短,卻是北京文化和藝術氣息最濃鬱的地方,囊括瞭歷史、藝術和人文的三座地標。

老北大紅樓

相比西邊兒的故宮、景山,東邊兒的王府井、隆福寺商業街,夾在中間的“五四大街”,在北京看起來平淡無奇。

而在百年前,這裡可是中國思想最前沿、最先鋒的地方。

五四大街,顧名思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不無關系。

北大紅樓 北晚新視覺圖

這條街的29號,有一幢坐北朝南、帶著民國特色的四層紅色小樓叫“北大紅樓”,北京人也管它叫“沙灘紅樓”。

說起北京大學,無人不知它在中國的重要地位,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它可不止未名湖畔一個校舍。

當年,光緒皇帝在維新派推動下,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主張,實行新政,開辦京師大學堂,校址就在原和嘉公主府第。

京師大學堂舊址 張小英/攝

1912年,北京臨時政府改京師大學堂為北京大學,設一院、二院和三院,校舍也在不斷擴大。

但四年後,原屬京師大學堂的分科大學,由於被軍隊占用而無法收回。

校舍不夠用怎麼辦?

時任校長兼工學院院長的胡仁源和預科學長徐崇欽向比利時儀品公司貸款二十萬大洋。

胡仁源親自設計,動工建造瞭具有西洋近代古典風格的教學樓。這座樓由於通體用紅磚砌築,因而得名紅樓。

北大紅樓 北晚新視覺圖

“北大紅樓”是1918年至1952年期間,北京大學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

在這裡,有過太多文化界名人進進出出,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的精神聖殿。

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沈尹默、劉半農……一連串在中國近代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曾在這裡留下身影。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晚新視覺圖

當時的進步刊物《新青年》、《新潮》、《國民》等,也是從紅樓的印刷廠輸送到全國各地的。

歲月流逝,門巷依舊。如今這裡被辟為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保留著老北大的輝煌往昔,與中國近百年的歷史變遷。

中國美術館

走出紅樓,往東走一截兒便是北京的另一個文化地標——中國美術館。

和其他畫廊、藝術中心不同的是,中國美術館的建築本身就頗有意味。

中國美術館 北晚新視覺圖

它仿古閣樓式的現代建築,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有廊榭圍繞,本身就是一件亦古亦今、中西合璧的藝術品。

始建於1958年,1962年竣工的美術館,由建築大師戴念慈先生主持設計,並由毛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裡寶貝很多,它收藏瞭各類美術作品10萬多件,以建國前後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明末、清代、民國初期藝術傢的傑作。

北京人看澳門攝影展 1995年北京日報 張風/攝

每年,中國美術館都會有幾個大型展覽,還不定期舉辦各種小型的個人展覽。

對於熱愛美術藝術的人來說,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大廳裡徜徉,無疑是最好的精神漫步。

三聯韜奮書店

一座城市,因為有瞭美術館,讓熱愛藝術的人有瞭精神歸宿;而城市裡的書店,則讓愛書之人也有瞭心靈依靠。

美術館東側的三聯韜奮書店,對於很多讀書人來說,是一座靜謐的“精神傢園”。

三聯韜奮書店 北晚新視覺圖

它的前身,是1932年鄒韜奮先生在上海創辦的生活書店,後來它與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在香港合並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6年,北京的三聯韜奮書店在美術館東街開業,按年月來算也是老字號瞭。

20多年時間裡,它於北京的意義,不僅是一傢以人文社科為主的綜合書店,更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藝術交流空間。

季羨林、費孝通、楊振寧、吳祖光、新鳳霞、張允和、黃永玉、王世襄……數不清的文化名人,和三聯韜奮書店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坐在臺階上看書的人 北晚新視覺圖

新書首發式、展覽、簽名售書、學術討論會、音樂茶座、講座沙龍等文化活動,也讓北京的讀者對這裡念念不忘。

不論是白天或是夜晚,走進書店,總有人流連於書架之間,樓梯臺階的兩邊坐滿瞭靜靜讀書的人。

如今,24小時不打烊的三聯韜奮書店,成為點亮北京城的不眠燈火,在喧鬧的街市中堅守寧靜。

夜燈下的讀書人 北晚新視覺圖

短短的五四大街,卻坐擁北京城歷史、藝術和人文的幾座地標。

偷得浮生半日閑,不妨來這裡走一走,追尋北京城耐人尋味的韻味。(杏仁茶)

(原標題:北京城這條最短的大街,坐擁歷史、藝術和人文三座“地標”……)

掃一掃,關註微信公眾號“芝麻匠通訊社”,還有更多精彩在裡面。

來源:車用重低音喇叭微信公眾號 芝麻匠通訊社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dpghir25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